品种名称 |
红优1号 |
学名 |
|
别名 |
|
科属 |
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种(拉丁文名称为:Oryza sativa L.) |
品种来源 |
红优1号是红河州农科所用8个亲本复合杂交,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其组合为东风F331/IR64。东风F331系采用凤山紫谷/IR36/////实践稻/玉米//粳糯55///30////112等品种(材料)复交组合选育而成。红优1号的亲本多,亲缘关系复杂,遗传基础丰富。 |
特征特性 |
红优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芽鞘色绿色,叶鞘色绿色,叶片颜色绿色,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短( 红优1号株高90 |
生长习性 |
红优1号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感纹枯病,全生育期155天左右,比对照汕优63早熟5天。 |
栽培技术 |
一是适时早播,培育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2~2 |
病虫害防治 |
加强田间调查,重点注意防治螟虫、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曲病。 |
分布状况 |
适宜在滇南地区推广种植。 |
主要用途 |
我国稻米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垩白米率高、垩白度高、整精米率低和食味差。近年来,随着优质稻研究与开发力度的加大,云南省育种单位相继育成了一批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的优质稻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如滇陇201、滇瑞408获国家农业部首批部优奖;滇瑞449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文稻2号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云恢290获中国昆明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滇屯502在云南省第二届优质稻评选会上获银奖;红优1号在云南省第三届优质稻评选会上获铜奖。这些优质品种的育成和开发应用,促进了流通,活跃了市场,加快了优质米生产发展的步伐。但是随着这些品种种植年限的延长,其抗性、丰产性和米质已有不同程度的退化,食用和商品价值下降。对此,我们以上述优质稻品种为基础,加大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选育的力度,申请品种红优2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选育出来的。 |
开发利用前景 |
红优1号米饭香软,冷不回生,品质达到农业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优质米标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的实际亩产量在400 |
资源来源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http://www.qjst.cn/lanmu2.php?wzid=5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