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发文公布了对全国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绩效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复审等4个档次。我院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评良好。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由科技部认定,在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任务中取得显著成绩、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和引导示范作用的创新合作基地,是我国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事业的骨干力量。我院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于2013年获科技部认定,属于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该国际合作基地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目前已通过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项目培养了来自7个国家的47名国际杰青,并成功申报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计划“湄公河-伊洛瓦底江流域稻飞虱及相关病毒病监测预警”、“美国加工型马铃薯引进筛选及示范”等科技项目。在全院17个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成为我院发挥农业科技和国际合作优势,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有力推进全省开放发展、推动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双、多边合作成果孵化和示范基地。
2020年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对全国719家国合基地开展综合绩效评估,最终698个基地进入评审环节,其中104个评估为优秀,180个为良好,306个为合格,129个为待复评后确定等级。此次评估为我院国际合作基地获认定后首次参加评估。下一步,我院将立足现有国际合作工作基础,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以“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澜湄合作农业科技交流协作组”等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对外辐射能力,在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彰显我院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的主导地位和在中国—南亚农业科技合作的引领作用,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切实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审核人:罗雁婕)